西安经开区建区30周年系列报道-云顶国际

  • 30年来,一代代西安经开人秉承“唯实、创新、包容、超越”的精神,吃改革饭、走开放路、打创新牌,让这片土地实现了从“北郊”到“城北”再到“新中心”的历史跨越。

  • 从荒草丛生到高楼林立,从10万元的启动资金到gdp突破千亿元,三十年光阴,凝结了经开拓荒者的青春;三十年风雨,“经开精神”历久弥新。如今,经开区稳扎稳打走上了产业化、生态化、国际化、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,成为古都西安逐梦向北的精彩缩影。未来,随着西安“北跨”发展提速,西安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全新启程。

  • 三十年间,西安经开区成为西安“北跨”的第一站。2001年,经开区投资成立国有企业西安经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聚焦完善区域基础配套设施和城市功能,成长为一个专业的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。

  • 近年来,随着西安出口加工区融入新成立的中国(陕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,经开区的对外开放又跨出了一大步。经开区充分发挥“自贸区 保税区”的叠加优势,加快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经开功能区、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(经开区)两大开放平台的建设发展,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。

  • 2023年,西安正式迎来“北跨”元年。西安北跨,泾渭当先。泾渭新城如今已成为全省、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和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聚集区,支撑着经开区经济“半壁江山”。作为北跨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,泾渭新城将着力打造交通高效便捷、生态宜居宜业、功能配套齐全、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新城。未来已来,令人期待。

  • 2003年12月,西安经开区成立10周年之际,已有51年历史的草滩农场整体并入西安经开区,此前交集不多的二者正式“结缘”,携手步入发展新纪元。

  • 2010年2月,西安经开区获国家工信部批准建立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,多年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探索获得国家层面认可。自成立伊始,经开区就坚持走高技术、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之路,逐步建立了富有经开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。未来,经开区将继续立足工业经济主战场和顶梁柱目标定位,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,以科技创新战略为驱动,着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化发展。

  • 2011年3月,西安行政中心正式整体北迁,城市向北发展再次迈出的标志性一步,这也为经开区发展赢得了历史性新机遇。从此,依托临空、临站、滨河的地理区位优势和“一河两岸”的产业布局,经开区成为西安“北跨”发展的主力军和“桥头堡”,日渐成为举足轻重的“都市新中心”。

  • 位于西安市城区北部中轴线上的西安北站,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、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。作为围绕西安北站打造的城市新区,拥有明显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的高铁新城是西安“北跨”的重要空间平台。这座高铁送来的“理想之城”,成为近年来西安经开区飞速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。

  • 2022年3月24日,经开区正式发布“四新战略”发展行动方案,全面开启“开放新门户、科创新引擎、产业新高地、都市新中心”建设新征程。

  • 历经近30年的耕耘,西安城北的变迁证明了经开区的实力与后劲,同时,也印证了,经开力量,能够给予这座城市更多的可能性。

  • 2022年,商务部对217家国家级经开区2021年度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结果显示,西安经开区排名保持在全国前30名的“第一方阵”,摘得西部地区“桂冠”,用实力交出了亮眼“成绩单”。

  • 东方风来满眼春。1992年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启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的春天。在春风中启航的西安经开区,顺势承载起时代弄潮儿们的梦想。

  • 立区三十年,西安经开区始终把人才作为支撑区域发展的“第一资源”。其扎实的产业底蕴也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。

  • 2022年,汽车产业成为西安经开区的第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。实现这个目标,用了将近20年。

  • 临水而居、择水而憩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执念与梦想。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,渭河在广袤的关中平原上贯穿咸阳、西安,积淀出十三朝古都的盛世繁华。

  • “世界名牌落户世界名城”,1993年10月21日,成立伊始的西安经开区迎来首个外资项目——可口可乐灌装生产项目的落地,其时,媒体的报道标题透露出这座城市对其寄予的厚望。

  • 2018年10月,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经开区成立,这是陕西省目前唯一的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。

  • 2017年7月18日,吉利30万辆新能源整车项目落户经开区,创造了重大战略性项目引进的“西安效率”。

  • 哪里营商环境好,要素就往哪里集聚,项目就往哪里汇聚,产业就往哪里集聚。建区三十载,一代代经开人倾注心血积累下的“软环境”,是产业背后结结实实的“硬支撑”。

审核:邵非   编辑:胡梦婷 黄秀环 技术:吴敏华  设计:段秋子
网站地图